为贯彻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双一流”建设规划和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学院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创始于1917年,开中国体育教育之先河,2002年在原体育系的基础上成立体育与运动学院。
学院历史底蕴厚重,体育学科创立之初便大家云集,名师荟萃,袁敦礼、吴蕴瑞、董守义等大家担纲执教;培养出了方万邦、徐英超、牟作云、王耀东、李鹤鼎、苏竞存等著名体育教育家和一大批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等,还为国家输送了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敦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希愈、机械工业部部长张连奎等杰出人才。
学院2003年获批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批设立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获批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24年获首批体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2年体育教育专业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运动训练专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体育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2024年体育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2000年获批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师培训基地、2018年获首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2022年获首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1987年至今,拥有国内一流的女足、女篮等多支高水平运动队。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秉持“守正创新、坚卓致远”的院训精神和“无体育不教育”的育人理念,在体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底蕴厚重、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体育与运动学院大家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做贡献。
2025年体育与运动学院教学科研岗位人才招聘信息表
岗位层次 | 岗位类型 | 一级学科 | 岗位职责和任务内容 | 遴选引进条件 |
领军人才 | 教学科研并重型 | 体育学 | 岗位: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务:承担学科建设任务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等。 | 1.政治素养高,道德品质好,教书育人能力强。 2.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具备同等水准的领军人才。 |
拔尖人才 | 教学科研并重型 | 体育学 | 岗位: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任务:承担学科建设任务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等。 | 1.政治素养高,道德品质好,教书育人能力强。 2.国家级重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具备同等水准的中青年人才。 |
骨干人才 | 教学科研并重型 | 体育学 | 岗位: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任务:参与学科建设、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等。 | 1.政治素养高,道德品质好,教书育人能力强。 2.博士后出站人员,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入选国家级博士后人才计划。发表一流的学术论文。 3.能胜任理论课程或术科课程教学工作。 |
应聘人员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
1.个人简历;
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应聘人员信息登记表》(见附件),请下载填写;
3.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pdf格式电子版;
4.成果材料pdf格式电子版;
5.发送邮件主题为:教师应聘(姓名+学校+专业+学位+岗位层次)。
应聘人员报名方式和截止时间
有意应聘者请于2025年5月20日前将信息登记表、个人简历和有关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我们将根据条件,通知参加面试。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10-58801896
邮箱:(点击查看)
我们期待优秀人才的加入!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2025年4月21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www.tyx.bnu.edu.cn/xwzx/tzgg4/4dfb49a5655d45debe035d5af7a65eb1.htm